2009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颁给了日本影片《入殓师》,也让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在普遍的刻板印象里,这份神秘中带有着某种禁忌感的职业其实可以传递出的神圣与温情。
其实在上海,同样有着一位在全国殡葬界享有盛名的“入殓师”。他叫王刚,就职于龙华殡仪馆,他职业的标准称谓,叫做“遗体修复师”。
在2019年4月2日到3日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上,王刚获颁中国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
同年4月5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王刚工作室,见到了这位载誉归来的上海入殓师。
这些年来,王刚的获奖证书塞满了一抽屉,孺子牛的称号是他最近获得的又一项重量级的大奖。
和电影《入殓师》中的主人公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王刚也曾经是一位在艺术创作生涯受挫的“文艺青年”。
1997年,高中毕业的王刚参加美术类高考,考务工作过程中的疏漏让他抱憾落榜。当年适逢龙华殡仪馆公开招考,王刚的家人鼓励他去报名。
“家人觉得这份工作稳定,在当时收入也不错,所以希望我去应征。可是我喜欢自由,不想上班,就和母亲约好,考上了,工作五年,攒下一笔钱我就要到处去旅行,如果考不上,就给我五万块钱,我和朋友合伙买辆车跑出租。”
良好的美术基础让王刚无论在手工遗体修复还是3d人脸建模上都具有先天的优势。
王刚出人意料地在激烈的竞争中轻松胜出,上海的出租车界因此少了一位优秀的年轻师傅。五年以后,王刚不仅没有背上远去的行囊离开,反而成为了龙华殡仪馆里的业务尖兵。
“其实一开始我还是心态没转变过来,天天混日子,消极怠工,后来一直被师傅骂,同批进去的年轻人,好像就我吊车尾,心里那种不服气啊,好胜心就被激发起来了。”
1998年,连续二十多天的极端高温气候致使龙华殡仪馆进入前所未有的接待高峰。作为入殓师的王刚当时最快能够以4分13秒一位的速度替逝者更衣,最高纪录一天完成了235件入殓工作。
人脸的塑形是王刚坚持了十几年的练手项目。
王刚形容起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个闲不住,喜欢找事做。1999年,在殡仪馆工作了一年多的王刚发现遗体化妆是个技术活,便主动要求开始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他接触到许多非正常死亡的案例,逝者遗体多数因交通事故的意外而产生了严重的毁伤。
在技术条件和知识水平都还较为初级的时代,“遗体修复”的概念还停留在基本的拼凑缝合。王刚眼看死难者家属对于面目全非的遗体只能含泪接受的现实,很本能地想要在这件事上多做点什么。
他利用殡仪馆和医科大学长期业务往来的关系,跑到医科大学进修解剖学,试图彻底搞清楚人的骨骼,肌肉和皮肤之间的关系,而他从小扎实的美术功底,也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王刚的工作室里井井有条地摆放着日常的习作和各种修复遗体的工具、材料。
2000年,上海的一位知名媒体人在车祸中遇难。面对头骨粉碎的遗体,王刚内心油然生出怜悯。
他小心地用金属丝为遗体的头骨进行拼接缝合,并使用填充物重新塑形。逝者原本严重形变的头部经过王刚仔细的修复,效果甚至超出了他自己的意料。这个案例成为了王刚一步步进化和完善遗体修复技术,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的发端。
2003年,王刚远赴加拿大玫瑰山学院进修,这所为全北美颁发殡葬从业人员准入证书的学校不仅在硬件上给王刚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是这所学校严谨、系统的学术理念,是他之前从未经历过的。
王刚仔细端详刚刚制作完成的3d打印人脸样本。
“加拿大的很多入殓师一辈子接触的案例大概在5000件,这个数字在中国随便一位从业者一年就可以达到。
他们虽然在案例的数量上远低于我们,但是他们对遗体案例的记录不仅十分翔实,而且无论是防腐还是修复,都根据具体的情况有十分精确的量化标准。
案例数据库的建立,严谨的工作风格,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极为先进的。我们的差距并不只在可升降的液压工作台,独立的排污系统和2小时自动开启的新风系统这些硬件条件上。”王刚说起这段进修经历,至今依然感慨不已。
陈珏是王刚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在龙华工作十几年,也成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遗体修复师。
十几年的默默钻研,王刚练就一身好手艺,也以自己的工作室为平台,建设起了遗体修复专业的人才梯队。
2016年,王刚工作室参与到了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3d打印技术遗体修复攻关项目组的工作当中。如今的王刚团队凭借一张手机拍摄的照片,就能通过3d建模的方式,为逝者建立起一张高度拟真的面孔。
设立在王刚工作室隔壁的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
然而对于王刚来说,自己从事的永远都是一个和人有关的工作。为逝者复原,给生者安慰,亲身的交流和感受是再先进的技术都无法替代的。
“每个案例我一定会和逝者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不仅要求他们提供尽量多的逝者的各种角度的照片,也会在沟通的过程中去梳理家属们对逝者的一些形体特征的印象。
我们对人脸的记忆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抓住某些特征点的,既然我们不可能有机会见到逝者生前的样貌,就一定要从家属的脑海里去探寻他们心中逝者的特征是什么,在这些部分尽量做到精准还原,就更容易让家属觉得真实,从而让他们获得安慰。”
每天,王刚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逝者家属进行通话交流,确认修复工作中的各种细节。
自2004年起,作为业界有名的遗体修复专家,王刚多次接受国家征召,参与到各项重大灾情,事故的遗体修复援外工作中去。
“东方之星”客轮沉没,“8•15天津港爆炸”,“7•20”金山水上飞机撞桥事故……在重大灾难事故现场,总会闪现着他来去奔忙,日夜奋战的身影。
对于王刚来说,每一次的外援任务,面对这些受难者,都是一次震撼的生命教育。
说起最近在凉山牺牲的三十位年轻消防员,王刚颇为感慨。“在过去的援外任务里,我有过一些为消防员战士修复遗体的经验。他们都很年轻,我在为他们修复的过程里,一开始想着是怎样搭结构,填充和修复面容,但是常常几个小时工作以后我就会忍不住去想,他们在生前最后一刻,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每次想到这里,真的是百感交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和他们比起来,我做的这些工作真的太平凡了。”
王刚和徒弟讨论3d打印模型的参数调整。
今天的王刚,依然在为遭遇不幸的逝者日日奔忙,他的工作也从单纯的遗体修复,逐渐延伸到了对逝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和中国殡葬文化的研究中。
说起得奖和见到李克强总理的光荣时刻,侃侃而谈的王刚却头一次露出几分羞涩。“其实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什么苦,我也不太想说自己是怎么样坚持这个工作到今天, 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人靠坚持事情是做不下来的,我对这份工作是真的有兴趣。我要面对的每一位逝者情况都不一样,需要动脑筋,想办法,用各种经验和尝试去尽量帮助他们修复到生前的样子。
漫长的修复工作完成以后,最终的呈现能够给生者一点安慰,还逝者最后的尊严和体面,这份工作真的是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和成就感的。”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董天晔
文字编辑:董天晔
来源:上观 见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