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西山区观音山公墓联系电话:0871-*******,墓地价格是从--000元起价,位置地址位于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观音山。
山峰挺拔秀丽,滇池尽收眼底,位于高海公路中段佛教圣地观音寺后山,每当清明、冬至,就会有很多市民聚集于此,带着鲜花,或祭奠先烈,或追思亲人,这里就是有着人生后花园之誉的西山区观音山公墓。
观音山公墓是经省、市民政部门、西山区人民政府批准,西山区民政局主管的经营性骨灰公墓。公墓位于高海公路中段佛教圣地观音寺后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规划设计方面,应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殡葬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在建设时,除必要的殡葬建筑设施,墓塔、墓墙、墓穴及服务设施外,尽量减少建筑群落。并以花境、草坪、疏林景观布置为主,局部设观光景点小品与水景。
文化底蕴深厚
观音山公墓地处昆明市西郊高海公路19公里处,坐落于滇池西岸。墓穴位置坐西向东,分层排列,错落有致。前有西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寺,放眼眺望,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形成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却又相对封闭的陵园环境。
观音山原名凤阳村,而观音寺始建于元代,原为“土观音殿”一座,系明嘉靖,明金二僧募建。宣统年间,地方人士严格封山育林,立碑告示要保护寺山。在此期间,地方居士发起建居士林,圆通山法师担任观音寺主持,1982年经中共昆明市委批准重修,重塑各殿佛身,并成为昆明佛教圣地之一。
建设观音山公墓时,充分结合了当地条件,地形地貌,并利用原有山水、自然环境进行规划。使之既利于安置逝者、安抚生者,又利于祭奠、瞻仰、观光,以“融入自然,重铸生命、文化建园、陶冶情操”为方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公墓建成具有典范性、开放式、园林式特色的文化公墓。
观音山公墓占地370余亩,主要功能是集中处理城市骨灰,推进殡葬改革,其中规划设计的建筑艺术,碑林,石刻雕塑,园林绿化应有的特殊文化品位和观光价值。
整个观音山公墓可细分为福寿园、福德园、福泽园、军魂园、功德园、功勋园、艺术园几个区域,其中艺术园已做规划还未启动。
自1992年开办以来,观音山公墓本着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宗旨,在墓区建设、绿化美化服务设施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为20000位逝者提供了殡仪服务。
墓区环境优美
观音山公墓是一座园林式公墓,按照园林式的设计规划,既生态环保,又具有艺术品位。墓区常年松柏长青,树木郁郁葱葱,放眼眺望,绿林掩映,环境清幽。
整个墓区坐西朝东,背靠西山,面朝滇池,成椅子型,符合传统殡葬理念,按照其现有地理特点,依照自然地势分为福泽园、福德园、福寿园三个大区域。
观音山公墓是以生态、环保、艺术为主的公墓,墓区主要是以生态墓、艺术墓、树葬墓为主。墓区道路两侧以雕塑、绿化、灯饰、音响为主,充分体现了其艺术性。
墓区天然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站在山下的高海公路边,丝毫看不到山上的墓区。通过对绿化的合理规划布置,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的艺术园林。墓区周边种植大片乔木绿化树种,如龙柏、雪松、藏柏等,共计几十种绿化植物相得益彰,层次鲜明,错落有致。墓区则以灌木常绿植物为主,包括洒金柏、小叶女贞、红叶石兰等,共计上万株。
观音山公墓十分重视环境的绿化和美化,经过长年的建设,绿化体系日趋完善,墓区绿化面积已经达到45%以上,使得整个墓地树木苍翠茂盛,绿意盎然。
公墓对绿化管护、环境卫生实行划片进行日常包干管理,工作量较大的管护工作采取突击完成和日常管护相结合。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墓区环境干净整洁,树木修剪整齐,道路上不见一片落叶。每个墓区都有专人负责清扫保洁,每年两次对墓区灌木进行修剪。走在墓区干净的道路上,眼前树木葱郁,远眺观音寺和滇池,如同正漫步于一个优美的公园。
墓型多样化
观音山公墓自1992年开办以来,各项设施日益完善,规模不断壮大,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3个墓区5个平台,采用多样化的墓型,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军魂园内安葬的大多为军人,墓碑庄严肃穆,凝重;功德园内,墓碑后面大多刻有十字架,这是依据有宗教信仰的人士而特别设计的。已规划尚未启动的艺术园,来询问的大多是一些文人雅士,希望墓碑更具个性化,或刻成一本书,或刻成一件乐器。
在观音山墓区内,既看不到一棵较高的树木,也看不到一根电杆。根据墓区相关负责人解释,墓区内通常都不会有高大树木和电杆矗立,这样既遮挡墓区视野也会破坏墓区土地。墓区内惟一可以看到的两根杆子,就是为了防止打雷破坏墓区的防雷装置。这两根杆子矗立在墓区边缘的雷击区,有效防止了阴雨天雷击造成墓碑的损坏。
公墓的水电管网都分布在墓区通道的地下,所有道路都下设排水沟、电缆、音响电路、灯饰线、水管干线。即使下雨,雨水也不会因为蔓延而淹坏墓区,同时也保证了墓区的开阔性。
在墓碑石材的选择上,大多选用白色的大理石和黑色的花岗岩为主,较少采用笨重又不结实的青石。
整个墓区规划合理有序,整体均衡与局部特色统一协调,以不同的景观轴线为主,通过不同的主题和艺术形式,形成景致各异的景区,同时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区位、不同未知的墓位。
极具特色的树葬和壁葬
观音山公墓,除了较常见的骨灰殡葬方式,还提倡以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其中既环保绿色又节约土地的树葬和壁葬均极具特色。
如果说火化骨灰葬是对土葬的一次革命,这两年逐渐出现的树葬、壁葬等绿色殡葬,则是对殡葬习俗的又一次改革。
按照普通的规格,石碑、绿化、道路配套,骨灰土葬的面积通常在2平方米左右,但树葬和壁葬往往只需要很小的土地和空间,以壁葬为例,1个骨灰壁葬只需大约0.2平方米。
自2005年开始,观音山公墓就规划启动一块区域用于树葬。整个树葬区域共分为两区,栽种17排藏柏,每棵藏柏就是一个墓穴。不到1米高的藏柏下,立着一块小石碑,上面刻有逝者的姓名和逝世日期。
据了解,不到5年的时间,观音山公墓树葬区就已经完全饱和。“占地面积小,既环保生态,又节约土地,藏柏的根系不会破坏墓穴,在藏柏下面又种有草地,很美观,接受的人也很多。”观音山公墓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可以想象一下,国外电影中常出现的情节,走入墓区,有着碧绿的草坪,盛开的鲜花,静谧的环境下,一家人围坐在树下,既祭奠先人,又可以欣赏优美的环境,毫无传统陵园阴沉压抑的感觉。
观音山公墓壁葬区则位于地藏殿附近,在地藏王菩萨两侧的墙壁上,是一种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显得略微厚一些,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作墓碑,刻上碑文。祭奠的时候还可将鲜花、水果放置于壁葬格的平台上。一堵壁葬墙可安置几十至几百个骨灰盒,存放量极大,又节约土地。
在地藏王菩萨左侧区域正在进行规划施工,施工完成后会有更大面积的墙体用于壁葬。壁葬的建筑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有的地方采用回廊式的,有的还采用亭子式,也有四合院式的等等。
随着近几年土地资源的消耗,殡葬形式的发展也变得更多样化。人们也将重点放在了逝者“身后事”的绿色安置上,诸如树葬、海葬、花坛葬、壁葬、骨灰还林,这些新方式也渐渐为大众所接受。
观音山公墓在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积极倡导人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更有意义、园林式的环保方式寄托哀思。
严格遵循《殡葬管理条例》
观音山公墓严格遵守《殡葬管理条例》,严格殡葬设施管理、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的同时,一直按照“六公开”的制度,在昆明市众多公墓中赢得顾客不少赞誉。
据悉,在近期的云南省清明节宣传暨殡葬改革工作新闻通报会上强调,昆明主城四区和呈贡区将不再审批经营性公墓和殡仪馆。
昆明目前共有批准的经营性公墓17家,并且民政部门每年都要对这些公墓进行检验、审批,不合格的公墓将面临着注销其经营权的后果。
观音山公墓严格依据《殡葬管理条例》,按照总则要求,不断规范、深化丧葬管理和墓地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推出“六公开”的制度,实行服务项目公开,服务内容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服务程序公开,服务监督公开的制度,让每一位到观音山公墓的顾客都能更加明确、清晰的了解墓区情况。
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建设的需要,不适应市场需要的公墓,将面临着有可能维系不下去的局面。观音山公墓在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不同墓型公墓的同时,更因为其园林式的墓区环境和相对较低的墓穴价位在20余年的运营当中获得不少赞誉。
由于观音山公墓是经省、市民政部门及工商、物价、城建、土地、林业、税务等有关部门批准兴建,具有一定的官办公有性质,在经营过程中致力将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上,以相对较低的墓葬价格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在观音山公墓,顾客还可以按照服务流程,清楚的完成墓穴挑选的全过程。首先对墓地进行选择,选择到适合的墓地之后,到墓区营业室填写墓区预约单,交清墓地款后领取发票和墓穴证,并使用墓地者到刻字处填写碑文委托书,在落葬、立碑时带齐发票、墓穴证、持证人身份证、碑文委托书到营业室盖墓地使用章,之后经墓区管理人员检查开取落葬通知书,就可到刻字处领碑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