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百科 |

如何让我国殡葬事业健康发展,对殡葬文化的一点看法

发布时间:2021-12-10   浏览量:人次


        在某种意义上,大多数现代人的一生是从“篮子”(摇篮)里走到“盒子”(骨灰盒)里。尽管人的寿命是有长短的,但死亡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加以改写的结局。《红楼梦》里有句话说:“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遗憾的是,大部分现代人死后恐怕连“土馒头”(坟墓)也“住”不起了。由于土地紧俏,市民们普遍担心今后会“死无葬身之地”。每次听福寿园总裁王计生先生关于“要改变思路,实现'死有葬身之地'的报告”,很受鼓舞。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曾经说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死了,这个世界就与自己再无任何意义关系了。路易十五把自己的死亡仅仅理解为自己个人的事情,一方面反映出他的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死亡的无知。中国人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死亡是会“牵一发而动八身”的。
 
        其一,在一般的情况下,死者在未死之前,总会有未了的心愿。只要濒死者的未了的心愿是合理的,尽可能地满足这些心愿,就是活着的人应尽的义务。这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终极关怀”的一项基本内容。
 
        中国人的谚语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这一说法也有很多例外。比如,鲁迅先生在临死时就表示,对自己的敌人一个也不宽恕。这表明,鲁迅的性格乃是一个斗士的性格。《儒林外史》写到一个十分吝啬的员外,处于濒死状态时,迟迟不肯合上自己的眼睛,因为他眼前的油灯中竟点着两根灯芯,多么浪费!一旦其中的一根灯芯被剔掉了,他就安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尽管这个员外的未了的心愿是如此微不足道,但它毕竟是一个人的心愿。就像《圣经》里所说的:“虽然我是尘土,我还能对主说话。”
 
        其二,一个人的死亡会在直系亲属乃至整个家族中发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说,一个涉世不深的青年人的夭折会引起直系亲属的巨大悲痛,那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年人的逝世则会引起整个家族的震撼。不管如何,死亡本身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因为惟有生者才具有自己的感受能力。无论是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还是为父申冤的窦娥,都体现出死者在生者心灵中留下的巨大的精神空间。假如说,濒死者肉体上的死亡在瞬间就可以完成,那么,死者在生者精神中的死亡却可能表现为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每一次的死亡在亲友中都表现为一个重大的事件。
 
        其三,一个人的死亡也会在情人、朋友、同事的心灵中激起重大的反应。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就试图以自己的死亡来惩罚渥伦斯基。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人们总是轻视自己拥有的东西,重视自己即将失去或已经失去的东西,在感情上也是如此。无庸讳言,一个人的死亡会在活着的人的心中造成巨大的,甚至无法弥补的精神空缺和心灵创伤。尽管追悼会、追思会和守灵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淡化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负罪感,但这种思念和负罪感却决不会轻易地消失。
 
        其四,对一个死者的祭祀和纪念,不仅关系到亲属、情人、朋友和同事的精神寄托,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切。就此而言,土葬和墓地起着十分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无论是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印度的泰姬陵,无论是莫斯科的新处女地公墓,还是法国的拉雪兹公墓,无论是中国的秦始皇陵,还是美国的阿灵顿公墓,都以其耸立的墓碑、常青的松柏和常常更新的鲜花,默默地倾诉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递着一种文明的兴衰。
 
        事实上,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不仅存在着物质上的联系,就像人们在博物馆里见到的石斧、骨针和陶器一样,也存在着精神上的关联,宛如人们在瞻仰陵墓、浏览族谱和解读历史人物的文本时所感受到的那样。其实,这里不仅有祖先崇拜,有宗族延续,有情感寄托,更有人文精神的绵延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其五,通过对死者的多种方式的纪念和缅怀,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和谐。按照统计资料,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亡,如果每个死者牵连到8个生者的话,每年就有8000万人卷入到丧事中。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的死亡都可以理解为一次大小不等的“地震”,围绕着这一“地震”,生者与死者、前人与后人、亲人与朋友、权利与责任、环境与资源等一系列关系也为之而展开。假如每个死者的丧事都能够在尽善尽美的状态下演绎,那该避免多少“矛盾和冲突”。
 
        其六,每个死者遗体的处理、灵魂的安顿和对骨灰的保存方式都会牵涉到从事殡葬业的群体。迄今为止,这个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下,它不但受到漠视、鄙视,甚至受到歧视,仿佛对死者及其家属的终极关怀不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是一个低贱的行当,仿佛歧视者可以永葆青春,死亡永远不会降临到他们身上似的!正是这种普遍的行业歧视倾向的存在,不但使殡葬业的人才难以得到积聚,而且也使这方面的工作长期处于“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下。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死亡并不纯然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意义上,殡葬乃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宏大的事业。那么,如何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使我国的殡葬事业走上健康的轨道呢?我想提出的观点是:“珍惜生命,关怀临终,因势利导,造福人类。”这个观点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化抱怨为引导”。以往人们总是对殡葬行业中存在的暴利和混乱的状态进行抱怨。无论是清明前后,还是冬至左右,大众媒体总是一个劲地批评殡葬业中出现的种种不健康的现象,以至于殡葬业竟成了一个谁也离不开,而谁都可以加以唾弃的行业,而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倾向于以传统的“管卡压”的方式来管理它。其实,这里需要的是整个思维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那就是“化消极的抱怨为积极的引导”,以传承文化、贯彻人文关怀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杠杆,努力适应殡葬业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健康的消费愿望。
 
        二是“化哀思为动力”。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死亡总会在周围的人中间激起巨大的反响和久远的哀思。如何使死者的亲友尽快地走出精神上的阴影,这是殡葬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当然,化哀思为动力并不仅仅是殡葬从业人员的事情,也是哀思者自己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然而,无论如何,在办丧事的过程中,殡葬从业人员的素质、态度和情绪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殡葬从业人员的心目中,不应该把办丧事仅仅理解为市场上的经营行为,而应该把它们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体现一种深切的关爱,表达一种由衷的同情,建立一种真诚的友谊,常常会形成无形的精神力量,引导死者的亲友尽快走出精神的阴影,回到生活的阳光中。
 
        三是“化腐朽为神奇”。一谈起死者、遗体、骨灰、太平间、墓地,人们常常会联想起腐烂、不洁和恐怖,甚至会表现出极度厌恶的情绪。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殡葬行业和从业人员采取了普遍歧视的态度。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减少死亡和墓地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森可怖的印象?像福寿园等很多殡葬服务提供商在这方面创造了值得推广的经验。通过园林化、人文化和艺术化这样的做法,完全改变了墓地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的传统印象,使之成为可供人们瞻仰并接受教育的文化旅游胜地,所有这一切都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以人文精神为导引的、精心打造的殡葬业完全可以成为阳光产业。
 
        四是“化无序为和谐”。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殡葬业采取的“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迟迟得不到落实,殡葬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队伍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和改造。而少数不法分子和不法团体则乘机大发“死人财”,使不少地方的殡葬活动呈现出无政府主义的状态,而种种迷信也乘隙而起,不但加重了丧家的经济负担,也进一步恶化了社会的不安定局面。显然,只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实现了对殡葬活动的人性化的管理,只要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规范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合理的消费,濒死者就能及时地得到终极关怀,死者的亲朋也能较快地走出丧事的阴影。
 
转自:殡葬百科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