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存千古,稻香永绵长。11月15日,倍受全国人民关注的袁隆平院士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举行。仪式当天,袁老落葬的消息一度占据各大新闻门户及APP热榜榜首,全国人民亦通过网络送别袁老最后一程。在网络留言版面,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全息投影让我看到了袁爷爷的生平往事,真的很感动。”
“这个沉浸式礼厅,让我感觉到袁爷爷好像仍在我们身边!”
“安葬袁爷爷的墓园环境挺好的,这样我就放心了。”
“看到墓碑上的麦穗,眼泪终于忍不住了!”
……
作为一名殡葬人,看到袁老的追思仪式得到了人们的称赞,让广大送别的来宾产生了情感共鸣,这就是对殡葬工作最好的肯定。其实,在这背后,有这样几支工作团队在夜以继日倾情奉献,最终呈现出这样一场完美无缺的葬礼来。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视角,来看看袁老葬礼背后的TA们。
接到袁老要安葬在园区的消息之后,唐人万寿园立即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尽全力做好接袁老“回家”的工作。
面对这场“特别的”的葬礼,唐人万寿园在整体把控上充分考量,早在安葬仪式一个月前就已经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准备。袁隆平院士受人爱戴,在安葬当天前来追思的人流量势必要超过以往的每一天。因此,唐人万寿园在安保、环境、疫情防控等各个方面开展细节盘查,确保在仪式当天万无一失。
作为承办方和场地方,唐人万寿园卯足了马力,组织多场专题会议、开展多次彩排演练、制定多套突发情况应对策略,最终向袁老及亲朋好友呈现出一场难忘安葬仪式。
唐人万寿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从一砖一石到一草一木,无不体现出园区的责任与担当。这些硬核的操作为袁老安葬仪式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在袁老整场安葬仪式的细节把控上,唐人万寿园同样做到了无微不至。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老始终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障。袁老勤劳质朴,生前的工作地点湖南省农科院,以及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就如同他的第二个家。对此,唐人万寿园特将袁老的墓位朝向农科院、安江农校方向,寓意深远。
在碑石的选择上,工作人员精挑细选,从一众方案中选取出最具纪念意义的一款来。
这枚石头宛如一粒种子,在袁老的墓前安静的矗立,守护着杂交水稻领域的宁静与祥和。
袁老的一生始终“躬耕于田野”,他已同大地和稻田浑然于一体,拥抱着广袤的土地。对此,唐人万寿园特选取农科院袁老实验田的土壤来作为墓穴土,用充满着热忱的土壤来告慰袁院士。
在追思厅,工作人员于仪式前天在农科院实验稻田割取稻穗作为装饰,打造出一幕浪漫温馨的“麦田守望”之景,将袁老的生平事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亲朋好友的面前。
从接到袁老安葬的消息到最后落葬,唐人万寿园全体员工不舍昼夜,锐意执着地践行着摆渡人的职责,极力呈现出一场传递社会正能量,值得铭记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追思安葬仪式来。
无论是当天在线下参与袁老追思会的亲朋好友,还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人们,都纷纷被这场“九礼”追思仪式震撼到了。袁老的音容笑貌被“九礼”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一幅幅袁老的照片、一段段袁老的影音回忆、一场场追思献花互动……在追思会现场的某个时刻仿佛存在错位时空,让我们再次见到了和蔼可亲的袁爷爷。
原来,这是行业内首次通过科技手段,通过全息影像、实时交互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由杭州数字人生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的一场震撼心灵的“九礼”追思仪式,向大家呈现出一场充满正能量,充满温情的人生道别礼。
在袁老的追思会上,杭州数字人生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将礼厅的三面墙体与地面视效相结合,以星空氛围为主基调,根据“九礼”文化,切换视效、音效,通过拟人化的沉浸式3D画面将来宾融入其中,唯美空灵。
现场来宾可以通过程序交互,来实现数字纪念。“数字纪念”情景相容,情理相通,此情此景抒发此情此理。
沉浸式礼厅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加持,智能集控设备,主机服务器将视频控台、灯光控台和音效控台连接合成,通过中控移动设备一键触控,将所有环节进行控制,智慧便捷。
在袁老的追思会现场,每一个来宾都能通过“九礼”仪式感受到袁隆平院士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感受到袁隆平院士的优良品德和优秀家风,从而激励和鼓舞着大家,将袁隆平院士的“科学家精神”、“好种子”家风传承下去。
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动容的对白:
人这辈子一共会死三次。
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那么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那么你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死了;
第三次是在所有在世的人都把你忘掉了,那你就真的死了。
因此,物理学上生物学上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点。如果一个人值得别人去怀念,去敬仰,那么他的存在将会超越时间和空间,被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而九礼要做的,正是通过科技手段,将生命得以延续,将优秀的家风得以延续,让思念永在。
而在殡葬业中,我们更需要将这种携带着文化基因的场景加以升级,用科技手段最大化的服务于人的精神文明,将逝者的生平刻录进“数字胶囊”中,能够让家属对逝者的思念永续永存。
通过科技手段,将追思会作为承优秀家风的载体,提高家庭的凝聚力,这正是九礼一直在践行的道路。
袁老优秀的品德与人生经历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正因如此,在袁老的追思会现场,九礼通过科技手段,将袁老的曾经的光辉岁月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通过沉浸式礼仪感受到袁老的人生过往,以及袁家优秀的家风。
追思现场上,袁老的影音与照片交错相应,伴随着主持人感人肺腑的话语,来宾潸然泪下,仿佛置身于金黄的稻田之中,同袁隆平院士侃侃而谈。
正是这样的科技手段,才将一幕幕经典重现,并能够同后人互动交流。科技构建智慧殡葬,数字打造生命纪念。九礼坚持通过数字化记录每一个生命的闪光点,纪念每一个生命的精神价值。
其实,打造追思九礼的杭州数字人生科技有限公司并非是行业新星,其CEO正是锻造了国内首家陵园设计公司天泉佳境的原创始人王杉。
杭州数字人生科技有限公司
在问及为什么不享受生活,而要站出来二次创业的时候,王杉给到了我们肺腑之言:
在董事长王杉看来,数字殡葬有助于传承每一个生命的优良家风和良好品德,激励后代不忘家训,积极进取,贡献社会,真正做到“逝有所安”、“生者坚强”。
“殡”与“葬”中的殡仪活动和安葬行为,都是与人的物质生命有关,而 “祭祀、纪念”保留的则是人的精神生命。让每个人为自己家族增添荣誉,激发人们积极进取,奉献社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的家风好了,民风也醇厚了,社会正气之风自然盛行。
在仪式现场最引人注意的,当属袁院士的墓碑。其墓碑造型简约大气,同时又富有艺术气息,麦穗造型环绕碑石,象征着袁老在杂交水稻领域至高无上的荣誉。
原来,袁老的墓碑是由行业内著名石材公司福建泉州东翔石业倾力呈现。在此次参与袁老的墓碑生产设计工作中,东翔石业肩负使命,用精湛的技艺和对袁老的崇敬之情,最终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东翔石业在接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后,张东明总经理迅速组织内部开展生产策划,率队深入研究,挖掘袁老生平事迹,试从整体结构及造型上呈现出袁老的精神,力求将袁老的精神品质刻画成实体,供后人追思和学习。
袁老的墓碑,已然超越了其本身的属性,在往后的无数个日夜里,它将承载着“种子精神”,激励着前来追思缅怀袁老的一代代年轻人。东翔石业就肩负着传递这种精神的使命。立下了如此“军令状”,张总及团队便开启“攻坚模式”,反复过会攻坚设计方案,仔细较对细节,将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
在原材料选取上,东翔团队优中择优,确定了由多种石材组合成碑石的方案,并立即开展选材的工作。面对众多原材料选择,张东明总经理经过一遍遍比对,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了石材,为作品打下了扎实根基。
在造型加工方面,东翔石业更是精益求精。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东翔团队先以1:1比例裁剪出版样,再通过专业的钻孔设备及技术手段,将一体完整的圆柱形原石从中掏空,让整个圆形与外层半圆环抱在一起,从而保证了二者的吻合度完全一致。
在碑面雕刻上,张东明总经理亲自莅临现场指导加工。操刀麦穗雕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袁老的“种子精神”。这其中的每一刀,都深深地铭刻着东翔石材的心血,每一粒饱满的种子,也寓意着东翔石业对袁老“种子精神”满满的敬佩。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张东明总经理亲历亲为,率团队到达唐人万寿园进行指导,为安装与售后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碑石落地,我们的心也落地了。”张东明总经理这样说道。他用最质朴的话语,表达出对这款作品的重视程度,也充分诠释出东翔石业匠心、精益、专注、创新的企业理念。
转自:公益时报中国殡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