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殡葬信息网 | 殡葬百科 |

民政部对“关于建立现代殡葬礼仪体系,在生命终端实践社会情感治理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10-22   浏览量:人次


民函〔2019〕797号
 
 
张兆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现代殡葬礼仪体系,在生命终端实践社会情感治理的建议”收悉。其中,“重视殡葬礼仪的文化价值内涵,对传统丧礼习俗进行价值评估”、“理性对待殡葬礼仪中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化的关系”、“建立一套既尊重传统又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殡葬礼仪体系”等内容,对做好殡葬移风易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现就建议内容答复如下:
 
        一、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意义重大
 
        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走向文明的标志,既有遗体处置功能,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文化活动。其中,涉及殡、葬、祭各环节的殡葬礼俗在彰显逝者生命意义、安顿生者情感心灵、传承优秀文化、进行道德教化和生命教育、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殡葬礼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还有因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而逐渐萎缩消失的部分。
 
        因此,坚持破立结合、去伪存真,传承优秀殡葬礼俗,摒弃殡葬陋习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殡葬移风易俗,将其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手段、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予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对殡葬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均就“遏制相互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等作出部署,这些都为做好新时代殡葬礼俗改革、推进移风易俗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践表明,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是破除传统治丧陋习、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途径,是创新殡葬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温暖、贴心、人文、绿色殡葬服务的客观需要,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应以尊重生命、惠民公益、绿色文明为导向,春风化雨、久久为功地做好殡葬礼俗改革工作。
 
        二、积极稳妥推进殡葬礼俗改革
 
        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是一项复杂敏感的系统工程,是长期艰巨的任务。近年来,指导各地综合施策、多点发力,殡葬礼俗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一是进一步明确殡葬礼俗改革方向。坚持革除丧葬陋俗,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向不动摇。同时,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深化对殡葬本质的认识和对殡葬改革的认识,进一步强调满足公民殡葬需求、维护逝者尊严和传承发展优秀殡葬文化的重要性,在礼俗改革上正确处理“破与立”、“繁与简”、传统与现代、服务与执法、统一性和个性化的关系,反对只破不立、只强制不服务、简单粗暴、“一刀切”、“运动式”等做法,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印发文件提出要求,并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过程中予以体现。
 
        二是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探索实践。民政部部署开展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将“深化殡葬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鼓励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礼俗改革的有效方式。全国许多地方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制定规范丧事办理的村规民约,把防止大操大办和尊重习俗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山东沂水县在以免费服务为核心的“全民惠葬”基础上,推行“厚养礼葬”,创造性地由村委会或红白理事会给每一位逝者举办追思会,既体现了对村民的尊重,又落实了丧事简办要求,受到群众欢迎。
 
        三是注重发挥殡葬服务机构作用。制定发布《殡葬接待服务》、《遗体告别服务》、《遗体火化服务》、《公墓安葬服务》、《公墓祭扫服务》等多项行业标准,指导殡葬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强化殡葬礼仪服务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提倡把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建设成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为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目前,已有部分殡仪馆、公墓被当地命名为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清明节期间,全国很多殡葬服务机构举办“开放日”、“体验日”等活动,引导公众体验生命文化教育。北京等地在进行公益性海葬等生态安葬活动时,为逝者举办庄严隆重的礼仪仪式,传递人文关怀,彰显生命尊严价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生”延伸到“死”,希望生得平安,活得幸福,死得安心。如何办好群众身后事,实现“逝有所安”已成为重大民生关切和亟待回答的时代课题。构建既尊重传统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殡葬礼仪体系是实现“逝有所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要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举,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性、文化内涵的现代殡葬礼仪。
 
        一是进一步加强殡葬礼俗改革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传统殡葬礼俗价值、现代殡葬礼仪价值取向、殡葬陋习评判标准、殡葬礼俗改革路径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在礼俗改革“什么不能改”与“什么必须改”之间划出合情合理的边界,强化对殡葬礼俗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
 
        二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殡葬礼仪基本指引。鼓励各地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制定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殡葬礼仪基本指引,对群众办丧给予具体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增强群众对新的殡葬礼仪规范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认同。
 
        三是加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殡葬服务文化含量。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指导各地做好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尽快补齐殡葬设施短板,为群众获得专业化的殡葬礼仪服务创造条件。继续发挥好殡葬服务机构阵地与窗口作用,根据逝者家属要求,努力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并行、规范化与人文化兼具的殡葬礼仪服务。注重礼仪服务专业人才建设,强化培训、管理和保障,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礼仪服务情感文化内涵。拓展纪念、教化等功能,利用科技等手段将逝者人生文化转化为文化教育资源,将殡葬服务机构从单纯的遗体、骨灰处理场所,转型提升为凝聚人伦亲情和社会团结的纽带、传承生命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平台。
 
        四是加强相关法规标准建设。继续推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殡葬礼俗改革方向和具体规范,强化法制保障。加强已有殡葬服务礼仪行业标准的宣传贯彻,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新的礼仪服务标准。
 
        五是加强现代殡葬礼仪宣传引导。协调有关部门,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深入开展殡葬礼仪文化、生命文化、相关法规政策等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殡葬观,以简约适度、绿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传承文化、体现生命尊严与意义。
 
        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19年9月4日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