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云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2-04-01 人浏览


  梨花风起正清明。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许多地方均暂停了殡葬服务机构集中祭扫、集中公祭等群体性活动,实行预约、限量、分时、错峰祭扫等方式,同时推出“云祭扫”服务,鼓励市民多元化表达哀思与缅怀,为公众构筑了表达情感的“云”空间,开启了文明祭扫新风尚。

  当前,疫情防控未到“松劲”“歇脚”之时,防控工作不能有半点松懈,提倡“云祭扫”,能有效避免人流聚集引发疫情传播风险,又可寄托缅怀、沉思,是一种更具有现代气息的祭扫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倾向于“云祭扫”这种新形式。江苏南京打造“宁思念”网络祭扫平台,推出线上祭扫、线上免费建馆、业务查询等功能;浙江宁波开发“云上殿堂”小程序,为市民提供线上殿堂、代客祭扫等服务……在“云端”追忆逝者、寄托哀思,不失为一个新选择。

  与传统祭扫方式不同,“云祭扫”体现的,是绿色低碳的理念。指尖轻动,在“云端”点烛、献花、祈福,减少了碳排放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在本质上跟传统祭扫方式并无区别,使绿色低碳成为慎终追远新的“打开方式”。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云祭扫”所秉持的理念,也让人们从过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舟车劳顿中,获得一个难得的“清明”空间,于人情往来中抽身而出,有利于规避攀比浪费等祭扫陋习,推动了文明观念的进步。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追思缅怀先人不必拘泥形式,应注重精神寄托,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这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相较于形式,内容更为根本。事实也证明,传统习俗并非一成不变,也会因时、因势而变。疫情期间,过年时的串门聚餐、走亲访友等按下了“暂停键”,“云拜年”成为新潮流,见屏如面,情感不减。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云祭扫”也是传统节日与“互联网+”的融合,契合了新时代的特点。

  中华文明绵延千载,传统节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可以与时俱进,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其精神内涵始终如一。祭扫也是如此,应重于心不拘于形。缅怀登“云端”,追思留心间。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寄托思念,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广告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