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上海西郊神秘的墓地教堂,为邬达克作品,因风格太奇葩成上海唯一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2-01-30 人浏览


  上海之所以被大家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因为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各种风格建筑,才得以保留至今。就比如那些城市里那些仍然矗立着的老教堂,成了一种特殊的城市地标,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在上海的西郊,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教堂,名叫息焉堂。
 
  上海市区虽然教堂多,但是知名的就那么几座,知道息焉堂的人,少之又少。息焉堂,源于息焉公墓,全名息焉公墓圣母升天礼拜堂;息焉,意思就是“息于此”,听名字就让人猜到这是一座墓地教堂。起初这里的周围是上海天主教最大的教区墓地,中间的教堂就是为信徒举行安葬仪式时所使用的。
 
  息焉堂由马相伯、朱孔嘉、潘世义、何理中等人发起创建,当时教堂的设计师,正是大名鼎鼎的邬达克。就算你不知道邬达克,也一定知道上海市中心的武康大楼、慕恩堂、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等知名历史建筑,它们和息焉堂一样,都是出自邬达克之手。他之于上海,正如高迪之于巴塞罗那;如果你在网上查找上海老建筑的资料,必定会查到邬达克这个人。
 
  教堂设计于1929年,1931年正式竣工开放,长期以来它隐秘于树木中,矗立于河边,看上去孤寂而神秘。虽然这是一座天主教堂,却被设计成了拜占庭风格。教堂外形敦厚,正十字型布局,面积只有239平方米,小巧玲珑。墙面拉毛为鱼鳞纹,中厅直接连接东面临河的半圆形圣坛,曲波形的穹顶为最典型的拜占庭风格。而西北角的一座钟塔与窗户又都采用了哥特式的尖券造型。如此混搭,为魔都建筑中的孤例,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奇葩。
 
  过去,市区的送葬队伍会沿着罗别根路(今哈密路),过了公墓桥跨过新泾港后进入墓区,然后教友们会在教堂里为逝去的亲友祈祷,最后落葬。1960年时,整个墓区包括教堂被征用为新泾中学;WG时公墓遭毁,仅存教堂堂及钟塔;1974年时,息焉堂又成了上海动物园繁殖场的物料仓库;直到2008年才归还给天主教会,恢复宗教活动。前后相隔48年,息焉堂一直另作他用。
 
  目前普通游客无法进入教堂内部,但是可以进入院子,曾经曾经遍野的亡魂碑林,如今只剩下一块简单的纪念石碑追忆逝者。院子内有耶稣和十二门徒的雕像,草地上的“羊群”远看几乎能以假乱真。钟塔从各个角度欣赏,都能获得不同的观感,高耸的尖窗在主楼上划出两道优雅的弧线。运气好遇上仪式的话,还可以进入教堂内部参观。
 
  藏于上海西郊的息焉堂,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却有着遥远的土耳其才能看到的融合欧亚文明的拜占庭建筑风格。这是一座凝固着历史沧桑的教堂,无声地述说着过往,展露着一种落魄苍凉之美。
 
转自:新浪网
广告
网络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