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殡葬说:丧葬的社会作用


发布者 :admin 发布时间 : 2023-09-26 人浏览

特别提示:本站所标注价格及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采集,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墓园前台咨询为准。

丧葬是什么:简单来说是人类处理遗体的一种文明形式,是一种融合了国家的、民族的乃至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一种广泛性的人类活动。
 
“人生自古谁无死”!
 
死亡,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一直无法回避、无法解脱、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的原始人类来说更是一个让人恐惧和焦虑的现实问题。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相信灵魂的存在和不灭,认为死亡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于是呢丧葬便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种种具有神秘色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金缕玉衣
 
丧葬,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就如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的道德观念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是与人类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随着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丧葬有着不同的性质、职能和形式,就丧葬的社会作用和意义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与强化血缘和亲族关系。
 
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主要组成形式。而血缘关系是最主要的组成关系。而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比如墓地制度中的族葬、丧服制度中的服丧等,基本上都是强调与逝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古代有宗族制度、有祠堂、有家法、族规,更有利的说明古人正是通过丧葬这种形式“从而进一步的认同和强调这种血缘或者家族关系,以显示氏族或家族内部的团结,增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展示族人的集体力量”。同时通过祭祀逝者、供奉祖先的行为还能够起到教育本族成员、强化其亲缘观念的作用。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丧葬文化的这一功能,对于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强化封建氏族秩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宗族文化的代表---祠堂
 
(二)丧葬的社会教化作用
 
丧葬是中国具有的社会教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历代的统治者之所以在丧葬礼制方面,不遗巨细的区分尊卑贵贱,使“君臣有别,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这都是有他的政治目的在里面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限制丧葬仪物的等级来制约风尚,区分循礼和非礼,以此来保护自己所在的特权阶层的利益不受异己力量的侵犯。并且通过这种金字塔般的等级序列来强化皇权,并进一步神化皇权,强调所谓的“君权神授”,以强调自己权利的合法性。
 
再者这种带有等级性的丧葬制度,也可以促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成“贵贱不相逾”的社会生活方式,一切按照本分行事,以达到潜移默化,巩固统治的目的。
 
 
(三)“孝道文化”的发展和深入人心,带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人了最开始的埋葬方式一般就是野葬,即“弃尸于野”,后来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土葬,进而才有的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制度化的传统丧葬流程。从丧葬方式的程序化和正规化来讲,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一种思想作为指导作为引领,而这种思想就是我们传统的“孝道文化”。传统孝道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既可以作为个人德行的行为规范,也可以作为治理国家的施政理念,所以才有“以孝治天下”的说法。也正是因为“孝道文化”所具有的教化万民、维护统治的作用,作为其主要载体的儒家思想才能够在封建社会中大放异彩,影响中国人上千年。
 
 
我想说的:
 
以上的内容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殡葬人自己的感悟,大家屈尊看到了,倍感荣幸。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批评指正。说这么多关于传统丧葬和现代殡葬的东西,主要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通过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能看到传统丧葬和现代殡葬的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是古代和现代的对立,也不是传统和新方式的对立,而是继承和发扬的一种关系。毕竟我们现在熟知的传统殡葬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从春秋战国传统流程确立,再到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文化的加入,在到明清时期外来文化的融入,一步步丰富起来的,历时上千年。而我们的“殡葬改革”才刚起步,但是无论“殡葬改革”怎么改,都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之下进行的,所以他无论的形式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中华文化内核的支撑。
 
 
 
网络祭拜